新院书韵|红色国庆
又是个金秋的十月,又是个装满收获的季节。在经历走过
来的数次磨砺后,祖国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
东方。如今我们生活在安全富足的今天,更应幸福不忘来时路,
红色精神代代传。
题名:《中国精神读本》

索书号:I217.62/158
责任者:王蒙 著
出版社:浙江文艺出版社
馆藏地:第三社会科学阅览室内容简介:《中国精神读本》精选了近现代百余位历史风云人物近一百六十多篇代表作,展现了中华民族从救亡图存到涅槃重生的壮丽史诗。从晚清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改革开放,中华儿女历经一轮史无前例的精神涅槃。铁与血的磨砺不仅铸炼了筋骨,也奠定了国人奋进不屈的精神底色,成为当代中国道路自信、文化自信的伟大源泉。 本书为读者展现出这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精神进化史:一度“万马齐喑究可哀”的中国,是如何“换了人间”,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;又是如何众志成城,踏上有着光明未来的社会主义道路!
作者简介:王蒙,河北南皮人,祖籍河北沧州。中共第十二届、十三届中央委员,第八、九、十届全国政协常委。著有长篇小说《青春万岁》、《活动变人形》等近百部小说。
题名:《井冈山的答卷》

索书号:I253/946
责任者:凌翼 著
出版社:江西人民出版社
馆藏地:第三社会科学阅览室内容简介:《井冈山的答卷》以井冈山革命老区率先脱贫摘帽这一历史性事件为蓝本,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全景式讲述了井冈山波澜壮阔的扶贫攻坚故事。全书将井冈山精神、红色基因有机融合在各个篇章中,形成历史与现实交融、井冈山精神与扶贫攻坚交融,增加了内容的厚重感与可读性;特别是通过老区贫困历史与新时代幸福现实的对比,以及捕捉一个个在精准扶贫事业中涌现的鲜活人物,如脱贫群众、扶贫企业家、第一书记、党员干部等,通过对他们鲜活的语言和千姿百态的性格描写,使井冈山扶贫的现场感跃然纸上,生动感人。
作者简介:凌翼,诗人、作家,从事文学创作三十多年。出版《井冈山的答卷》、《大湖纹理》、《赣鄱书》等著作二十多部。
题名:《我访问延安:1944年的通讯和家书》

索书号:I253.1/148
责任者:伊斯雷尔•爱泼斯坦 著
出版社:新星出版社
馆藏地:第三社会科学阅览室内容简介:本书除收录爱泼斯坦1944年5月到9月发往《纽约时报》的25篇通讯外,还包括他写给其他报刊的部分文章。由于当时的新闻作品需要经过国民政府的新闻检查,用语方面有时比较迂回,爱泼斯坦还在本书中加入了给当时蛰居重庆的妻子爱尔茜•邱茉莉的信件内容,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、清晰地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特别是延安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战场的情况。爱泼斯坦在书的序言中说:“希望这本书有助于读者懂得是什么精神孕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,并认识到使这种精神继续下去的价值和必要。”
作者简介:伊斯雷尔•爱泼斯坦,又名艾培,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,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,国际著名记者、作家。著有《人民战争》、《历史不应忘记》、《见证中国:一个中国籍犹太人的诉说》等。
题名:《最先到达的长征》

索书号:I247.52/229
责任者:钟法权 著
出版社:作家出版社
馆藏地:第三社会科学阅览室内容简介:《最先到达的长征》采取三条线交替并行的艺术手法,真实记录了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,以陕南为第一立足点、以陕北为长征落脚点的征战历程。以近乎平实的笔调如实记录和再现了红二十五军这支英勇善战、能征惯战的部队,在长征路上的一场场生死之战,还原了红二十五军吴焕先政委有智有谋、策无遗算的“军神”形象,红二十五军徐海东军长攻无不克、战无不胜的“战神”形象,以及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会师、共同征战的壮丽场面。
作者简介:钟法权,历任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政治委员,大校军衔。出版小说集《情书撰写人》、《行走的声音》等,长篇小说《浴火》,长篇报告文学《那一年,这一生》、《雪莲花开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