馆内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馆内新闻 -> 正文

莫砺锋教授做客新余学院真人图书馆第100期活动

发布日期:2025-05-19


20255月16日晚,新余学院图书馆一楼大厅灯火辉煌,真人图书馆第100期活动盛大开启。本次活动特邀新中国首位文学博士、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作为嘉宾,以“传承文化与阅读经典”为主题,为线上线下的读者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,吸引了500余名师生前来参加。

活动开场,主持人以“感动、感慨、感谢”三个关键词抒发内心感悟,带领大家回顾真人图书馆的发展历程。自2014年启动,真人图书馆活动已走过11年,累计邀请130余位真人嘉宾分享人生故事与智慧。从初创时的探索前行,到如今第100期的盛大举办,每一期活动都见证着阅读与分享的强大力量,成为无数读者汲取知识与灵感的精神园地。

在嘉宾分享环节,莫砺锋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,回溯了自己充满波折却又坚韧向上的人生轨迹。1966年,怀揣着清华大学志愿书,立志报国的莫砺锋,因高考废除的时代变革,不得不踏上农村知青之路,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种地生涯。在那段物质极度匮乏的岁月里,书籍成为他精神世界的唯一“奢侈品”。无论是马恩列斯著作、《气象学教程》,还是英文原版小说、《欧洲哲学史》,他如饥似渴地阅读,用知识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丰饶精神宇宙。





1977年,高考制度恢复,成为莫砺锋人生的转折点。凭借英语专长,他考入安徽大学;1979年,又机缘巧合成为南京大学中文系程千帆先生的弟子,自此深耕中国古代文学领域,开启了辉煌的学术生涯。他将这段被时代浪潮推动的人生经历,幽默地比作“范缜笔下的落花”,尽管充满偶然,但始终保持着向上生长的坚定姿态。2001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他登上央视《百家讲坛》。初登讲坛时,他因讲课风格过于沉稳被导演调侃“站着不动像根木桩”,但在不断调整后,其《白居易》系列讲座竟创下收视高峰。莫砺锋教授引用贝多芬“扼住命运的咽喉”这句名言,调侃自己面对人生的选择与挑战,强调即便无法改变大环境,也要积极掌控自己的小环境。

 

在“传承文化与阅读经典”的探讨中,莫砺锋教授回顾了2023年文化传承座谈会上,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化连续性、创新性、统一性、包容性、和平性这五大特征,以及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”的理论创新,分享了自己从中获得的深刻启发。他以《论语》和杜甫的诗为切入点,生动阐释经典的独特魅力。“《论语》犹如一位智慧老者,每次翻开阅读,都像是与老友重逢,总能带来新的收获与惊喜。”莫砺锋教授深情地说道。而杜甫“安得广厦千万间”的诗句,在他下乡时茅屋被毁的寒夜里,更如同一束光,让他深刻领悟到儒家“仁者爱人”的伟大精神内涵。

互动环节气氛热烈,现场读者踊跃提问。针对“如何亲近经典”这一普遍困惑,莫砺锋教授建议从经典选本入手,他特别推荐《唐诗三百首》《唐诗选注评鉴》等读物,强调纸质书“沉浸式阅读”带来的独特体验,是电子阅读无法替代的。对于经典文化与当代价值观的融合问题,他指出经典诗歌兼具形式美与思想性,只有在创新与传承的双向互动中,经典文化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动尾声,主持人引用朱熹“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”的诗句,对这场文化盛宴进行了精彩总结,寓意经典文化正是滋养我们精神世界的源头活水。莫砺锋教授则以文天祥在狱中通读杜诗、集句明志的故事,激励在场所有人:“经典绝非束之高阁的古董,而是鲜活的精神力量。它如同火炬,从古人手中传递到我们手中,我们肩负着传承的重任,要让经典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。”

(供稿:新余学院图书馆 李瑶 刘 图:新余学院新闻中心 读者协会)